福州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意見
2008年是貫徹落實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,也是奧運年、改革開放30周年、福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年。
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,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事業發展全局,“普及、發展、提高”,推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,促進教育公平,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,努力建設人力資源強市。
一、加強城鄉區域統籌,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
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相對均衡。
加大中心縣(市)城關地區現有學校改造建設力度。補充、添置、完善教學設施設備,積極推動多媒體進教室。安排1000萬元添置設備,其中理化生多媒體550萬元,信息技術教育設備450萬元。
著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。
抓好“三項工程”、“兩課開課率”;“班班通、堂堂用”,“用課堂、用素質、用德育、用培訓、用管理”上發揮更大作用,推動城鄉共享共用,提高農村教育,利用優秀教學源,通過推廣光盤教學、加強師資培訓。
積極鼓勵和引導普通高中注重質量,辦出特色,形成風格。
三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,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
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,大力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。把社會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,整體推進青少年。以理想信念為核心,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,以公民道德教育為基礎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熱愛祖國、服務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。
開展“爭當文明福州人”主題教育實踐活動,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、文明禮儀教育、感恩教育、法制教育,
利用“福州德育在線”、“數字青少年宮”等網絡德育平臺,引導學生自覺遵守“青少年文明上網公約”,開辟德育網上空間。
深化課程改革加強教育教學工作。義務教育階段,積極穩妥推進高中新課程實驗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學生科學文化素質,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建立完善的聽課、評課、課后反思的評估體系,完善教育教學評價制度,形成課堂教學的良性循環機制。加快“福州市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研究”從課題到實踐的進程,強化學校的課程管理、考試管理和教學管理。
穩妥推進中招改革。
加強學校體、音、美教育。國家課程標準,將組織學生每天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列入教學計劃。
努力使每名學生至少掌握2項常規運動技能?!霸略掠匈愂?,人人有項目、班班有活動、校校有特色”?!鞍喟嘤懈杪?、班班有美展”、“月月有賽事、月月有活動”、“人人有項目、人人有特長”。
四、關注處境不利群體教育,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
重點加強“五個方面教育”,禮儀行為習慣教育、親情感恩教育、生活自理自立能力教育、法制安全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。
五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重點提高農村教師整體素質
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。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,廣大教師中大力倡導愛崗敬業、關愛學生,刻苦鉆研、嚴謹篤學,勇于創新、奮發進取,淡泊名利、志存高遠,弘揚“學為人師、行為示范”,“三平”精神,“四點希望”,敬業愛教、文明從教、依法執教、優質施教,受學生愛戴、讓人民滿意的教師。
加強教師隊伍培訓。
大力培訓優秀骨干教師。建立名師、名學科帶頭人、優秀骨干教師資源庫,建立骨干教師“培、管、用”機制。在教學教研中的帶頭作用,對學科帶頭人進行動態管理、跟蹤問效和考核評估,發揮示范、輻射作用。
重點加強高考導向及教學應對研究,發揮指導、引領作用。
六、積極創建文明和諧校園,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
切實抓好學校安全穩定工作。
大力加強校園管理工作。
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。
切實加強學校食堂管理
加強教育系統黨風政風行風建設。依法從嚴治教、從嚴治校。